2016(第二届)研讨会
- 参会报名
- 会议通知
- 会议日程
- 会议嘉宾
- 参会指南
- 邀请函下载
2016(第二届)研讨会已过期
|
会议通知
会议日程
(最终日程以会议现场为准)会议嘉宾
(最终出席嘉宾以会议现场为准)仓勇本科就读复旦大学, 在爱因斯坦医学院获得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Steve Goff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2007年在伯翰医学研究所癌症中心信号传导系担任助理,是2010年National V Scholar的获得者。2010年全职回国担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仓勇研究蛋白质泛素修饰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疾病生成和治疗中的作用。其实验室最近的研究重心是通过Cul4-DDB1-Roc1泛素连接酶(CRL4)了解哺乳动物发育和发病机制的调控,主要利用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手段研究CLR4靶向的底物,并在小鼠模型中探索其调控的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科学研究院研究室
程金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系主任,医学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主任,上海市肿瘤微环境与炎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和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蛋白质的SUMO修饰的基础与疾病方面的研究, 包括由SENP介导的去SUMO修饰过程和对的调控机制,以及它们在发育与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在Cell、 Molecular Cell、Nature Cell Biology、MCB、JBC、Oncogene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项目和上海市科委等等基金资助。
2009年全职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并组建与发育机理研究组,研究领域着重于发育信号转导及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主要以果蝇和小鼠为模式动物,研究Wnt、Hh和BMP信号通路及其浓度梯度形成的作用机制和肠干细胞调控及稳态维持的机理;研究囊泡转运(Retromer)和蛋白修饰(泛素化)在发育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在干细胞以及相关疾病(如肿瘤、先天性缺陷)中的作用机制。首次发现Glypicans Dally和Dlp是参与Wnt信号通路的主要HSPG,并阐述了其调控Wnt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首次在果蝇和爪蟾中分离鉴定出新的Wnt信号通路成员Pygopus,并揭示其在发育中的作用;首次在果蝇和人细胞中发现Retromer参与Wnt分泌,并进一步阐明SNX3参与该过程;首次发现了气管分泌形态发生素BMP 并调节肠道组织稳态的机制,证明了组织间对话影响组织稳态维持的理论。林鑫华博士在领域的研究成绩斐然,研究工作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60余篇。许多成果被Nature综述类杂志重点介绍;其对Wnt/Wg蛋白的分泌、分布以及信号转导的贡献获得发育生物学家们一致肯定;蛋白糖在形态发生素浓度梯度形成中的作用,被公认为是这一领域的重大发现;近年来有关肠干细胞领域的研究也获得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焦仁杰1965年1月30日生于江苏、泰兴。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获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1999年获苏黎世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4年受聘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称号。现任《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副主编,《Gene and Gene Edition》等期刊编委,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Cancer Research UK)等基金评审人,《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ell Science》、《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Developmental Dynamics》《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Development, Genes and Evolution》、《Biotechnology letters》、《Protein Cell》等科技期刊论文评阅人。
李晓涛,男,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医学研究所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特聘,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博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Baylor医学院任助理,曾以PI获得美国NRSA 、R01、以及NHARP等资助;2007年回国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回国后参与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要研究方向是REGgamma蛋白酶体的功能与蛋白质降解机制。 目前任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已在Cell、Molecular Cell、PNAS、Cell Metabolism、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JBC等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中国科学院,, 国家基金委生命学部杰青(免疫学, 2015),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16, A类)。李斌博士长期从事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基础研究, 重点研究炎症条件下FOXP3+Treg功能稳定性。首次揭示了RORγt蛋白稳定性受蛋白翻译后修饰即去泛素化调节,并鉴定出其去泛素化酶USP17,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973等项目的经费支持。2009年以来,李斌领导其课题组在国际学术刊物如 Immunity、PNAS、Cell Reports、J. Immunol. Cutting Edge、J. Biol. Chem.、J. Virol. 等发表论文30余篇,以第一申请人申请国际专利2项并已获批中国专利1项,分别被同行专家在Nature Review in Immunology, Immunity, Immunological Review, Trends in immunology, Seminars in immunology,Annual Review in Virology 等国际学术刊物引用百余次。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学术研讨会做大会报告。
清华大学
美国La Jolla过敏与免疫学研究所终身
毛新良博士,药学院特聘,博士生导师,药理学系主任,分子靶向抗肿瘤新药研究实验室主任。先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和北京大学。1998-1999年获日本国际交流奖学金资助赴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学习。2000年6月-2004年8月先后于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8月起受聘于多伦多大学安大略省肿瘤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助理和副。
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质修饰与肿瘤的发生和靶向新药研究,在分子肿瘤学、肿瘤药理学、基因靶向药物研究、前体药物的高效筛选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相关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在Blood、Cancer Research, Oncogen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共计50多篇,总影响因子超过300,其中近5年通信作者论文30多篇。此外,申请20多项美国、中国和国际新药专利,其中的1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应邀担任6家欧美知名杂志的编委,包括Scientific Reports(IF=5.578)、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IF=3.452)、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IF=3.402)等。是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的执行客座主编(Executive Guest Editor),Pharma-2011世界药学大会组委会委员以及捷克国家科学基金(Czech Science Foundation)的海外评审专家。获得江苏医药科技杰出青年奖(2015),并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5)等。
齐以涛, 博士,
2007-2012 美国德州心脏研究所 博士后
2012 -2015 美国德州心脏研究所 副
2015-至今
2015年-
2010-2015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2006-2007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项目主任
2005-2006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助理
研究方向:饶峰实验室致力于研究新兴信号小分子的功能和机制。起调控作用的小分子,如G蛋白通路的二级信使三磷酸肌醇(IP3)和环核苷酸,被广泛研究。IP3被一系列的肌醇激酶进一步磷酸化生成多种多磷酸肌醇(IP4-8),其功能了解不多。其中,含有高能量,不稳定却广泛存在的焦磷酸肌醇(IP7/8)的作用原理神秘嘉宾难解。我们之前发现IP7通过与激酶CK2互做而影响DNA损伤反应和细胞凋亡这些肿瘤发生相关的过程, 同时又注意到IP7在癌症转移过程中不可或缺。我们还报道了IP7 的合成酶IP6K1是介导紫外光激活Cullin 4 E3泛素连接酶的开关,但是相关生理意义和IP7的作用机制不清楚。通过研究焦磷酸肌醇特异的合成和水解酶的催化及调控机制,我们着眼于在细胞和小鼠模型里发掘焦磷酸肌醇介导的生理过程(如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并揭示相关的信号通路。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寻找小分子的直接作用位点和作用模式,希望能够归纳出焦磷酸肌醇作用的普遍规律。基于焦磷酸肌醇在癌症等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的机制和功能研究或可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靶点。
1984.09-1988.08 辽宁大学生物系 学士
1997.04-2003.09 九州大学理学部 硕士、博士、博士后
2003.10-2005.11 北京大学医学部 博士后
2005.12-至今 、博士生导师
1.蛋白质化学修饰与细胞的信号转导
2.基因的转录调控与肿瘤
3. 周期节律失调与肿瘤发生发展间分子机制
王平现为/同济大学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及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科研处处长,中心实验室主任。王平长期从事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近些年围绕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机制,以泛素化调节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泛素化修饰调控细胞信号传导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在国际核心期刊Immunity、Molecular cell、J. Clin. Invest.等发表论文多篇。王平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生命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上海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编委等,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追踪人才计划以及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等人才项目支持。
,博士生导师。 1987年获吉林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1998年获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药理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9-2010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DUKE/UNC、H.Lee Moffitt Cancer Center/USF、MCG癌症研究中心从事与癌症相关的药物代谢、抗癌药物筛选模型、分子肿瘤及分子药理学的研究;2008起任MCG肿瘤研究中心和MCG病理学系Assistant Research Scientist/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从事抗肿瘤药物HDAC抑制剂和HSP90抑制剂的研究工作;2011年起任肿瘤药理学。 在Nat cell biology、PNAS、EMBO J、Cancer Res、Blood、Oncogene、JBC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蛋白乙酰化、SUMO化修饰、HDAC抑制剂和热休克蛋白抑制剂对肿瘤细胞自噬及其转化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博导,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先后获得国家杰青、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等,是总后科技银星、全军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兼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北京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等。
詹显全,,博士生导师,临床蛋白质组学与结构生物学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蛋白质组学、修饰蛋白质组学、相互作用组学与系统生物学, 及个体化医学分子靶标鉴定;其垂体瘤蛋白质组学研究在国际上处于主导地位,使硝基化蛋白质组学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199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1999年获华西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之后去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肿瘤研究所作博士后从事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2001年博士后出站去美国历任Postdoctoral Researcher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Health Science Center, UTHSC), Project Scientist (Cleveland Clinic), Assistant Professor (UTHSC), 和Associate Professor (UTHSC)。自2012年任职于,担任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和结构生物与药物设计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特聘,抗癌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技术委员会委员、技术带头人和副主任,临床蛋白质组学与结构生物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负责人,肿瘤蛋白质组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学术带头人,先后入选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学科带头人类)、中南大学“531”人才工程。担任欧洲预测预防个体化医学协会(EPMA)的国家代表,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的项目评审专家。被授予湖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潇湘友谊奖”,这是湖南省为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所设立的最高奖项。詹显全的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杂志如Mass Spectrometry Reviews, Clinical Chemistry, Cancer Research, Proteomics, Electrophoresis, Molecular Cellular Proteomics, BMC Medical Genomics, EPMA Journal等,共发表论文90余篇、参编国际学术专著8部、获得美国发明专利2项。应邀为38种国际学术期刊担任审稿人,担任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ronic Diseases & Therapy》杂志的主编,《BMC Medical Genomics》、《BMC Genomics》、《EPMA Journal》和《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杂志的副主编, Precision Medicine,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Journal of Cancer Metastasis and Treatment, Austin Proteomics, JSM Bioinformatics,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Chronicles of Science 等20种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郑慧,特聘,主要从事蛋白质泛素化修饰与抗病毒先天免疫调控的研究。江苏省"高层次海外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计划。目前已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包括Cell Rep, Mol Cell, PNAS, Blood(2篇), PLoS Pathog, Mol Cell Biol, J Biol Chem等,其主要科研成果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参会指南
会 议 注 册 | |||||
注册类型 | 2016年05月13日前到款 | 2016年05月13日后到款 | 注册费包含 | ||
标准票 | 学生票 | 标准票 | 学生票 | ||
费用 | 1400RMB/人 | 900RMB/人 | 1700RMB/人 | 1200RMB/人 | 会议资料、午餐、茶 |
报名平台,您可在线购票
- 会员折扣
该会议支持会员折扣
具体折扣标准请参见plus会员页面 - 会员返积分
每消费1元累积1个会员积分。
仅PC站支持。 - 会员积分抵现
根据会员等级的不同,每抵用1元可使用的积分也不一样,具体可参见PLUS会员页面。 仅PC站支持。